2022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的报告(一季度)

发布时间:2022-04-15 15:03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2-04-1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107899
  • 责任部门:

2022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

完成情况的报告(一季度)

根据关于报送2022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的通知要求,现将一季度我局有关任务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及我局共17(其中牵头6项,配合11项),目前都在有序推进。

牵头工作:

1.17项,关于“做强新材料产业。以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细分市场为主要方向,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有机硅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星火20万吨扩建、晨光18万吨新型硅基材料等项目建设,力争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方面

我局积极对接有机硅产业相关企业,一季度对接汉隆(无锡)高分子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吉林隆祥化工等公司到星火工业园区考察,凌志有机硅项目成功签约,星火有机硅“凤凰”项目、卡博特气相二氧化硅扩能项目有续推进。

2.33项,关于推进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力争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方面

我局大力推进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2月22日,我局陪同副省长、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罗小云,副市长丁喜春在共青城市,调研纺织服装产业链及创新联合体推进情况。

3.第105项,关于“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方面

根据省、市科技改革工作部署,我局研究制定今年科技改革工作任务清单,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资助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机制。

4.第106项,关于加大技术攻坚力度。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攻坚行动,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方面

我局已制定全市各县(市、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任务指标并下发,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督导工作力度,有序推动工作进展,力争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

5.第107项,关于“加快重点科创项目建设。推动中科院庐山植物园建设,支持九江学院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创建,推进中科院国家天文台120米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地。”方面

我局全力推进重点科创项目建设,中科院庐山植物园已完成本部办公楼三楼装修验收庐山植物园与省林业厅就江西省资源冷杉种质资源收集与迁地保护项目进行立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勇带队上门走访九江学院,推动九江学院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科院120米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合作协议初稿审定完成,台址完成征地、迁坟、初勘,道路、供电完成规划方案,用地规划红线完成调规,征地搬迁公告正在公示。

6.第108项,关于“加力创新企业培育。实施科创企业培优培强行动,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0家,获批独角兽、瞪羚企业30家。”方面

我局已拟制《2022年全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强攻行动方案》,对全年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进行总体布局,对各县区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目标提出要求,并对各县区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摸底,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一季度,联合国科(九江)科技创新中心、市税务局对企业开展两次辅导培训会,帮助企业顺利申报。

配合工作:

7.第13项,关于“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行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方面

配合工信局做好相关企业技改升级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服务工作

8.第14项,关于“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以上。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方面  

配合省03专项专家组召开2022年03专项景九专家指导组年度工作计划研讨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对九江市2022年03专项试点示范工作进行调研。

9.第15项,关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德福科技高档电解铜箔、昕诺飞·凯耀照明、科院生物聚乳酸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方面

配合市工信局做好德福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科技服务保障工作。

10.第16项,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布局。出台新型能源、生命健康、量子通信等产业培育方案,力促国电投氢能产业创新平台、同位素研制中心、国科量子通信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

我局拟制定《关于征集2022年工业科技服务需求的通知》,对全市工作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征求摸底,并组织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相关技术人员申报省工业科技特派员。

11.第20项,关于“做强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壮大“玻纤—电子布—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子产品应用”完整产业链,加快推进100万吨高性能玻纤材料及电子布等项目建设,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方面

配合市商务局做好相关产业培育和应用开发。

12.第23项,关于“健全政策体系。坚持“一产一策”,制定支持重点产业发展“2+8”政策体系,精准支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方面

已制定《2022年九江市有机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

13.第29项,关于“夯实产业平台。支持九江经开区和共青城国家高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承接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方面

我局积极与省科技厅对接,争取相关支持。

14.第86项,关于“加快“两业”融合。打造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海山科技创新试验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方面

配合市发改委做好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海山科技创新试验区等科技服务保障工作。

15.第87项,关于“支持中船海洋装备、天赐新材料等企业建设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方面

去年12月底,邀请省03专项专家组赴天赐对2021年度获批省级03专项项目进行现场考察指导。

16.第88项,关于“争创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我局对我市3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型企业进行帮扶,促使其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增长;组织企业参加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训会、税务政策宣讲培训会,使其了解科技最新优惠政策;指导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火炬统计季报填报工作。

17.第117项,关于“支持传统产业节能技改,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电代油”工程,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氢能等清洁能源。”方面  

目前“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电代油”市级课题已立项15项,其中科技重大专项2项,重点研发计划13项。

(二)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及我局共6(其中牵头3项,配合3项),目前都在有序推进

牵头工作:

1.第9项,关于“开展“领航企业”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以上、专业化“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6500家,入国家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9000家。”方面

我局已拟制《2022年全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强攻行动方案》,对全年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进行总体布局,对各县区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目标提出要求,并对各县区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摸底,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一季度,联合国科(九江)科技创新中心、市税务局对企业开展两次辅导培训会,帮助企业顺利申报。

2.第10项,关于“支持中国(南昌)科学岛建设,鼓励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推进20个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方面

我局积极与省科技厅对接,目前省科技厅还未开展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工作。

3.第11项,关于“实施创新“国家队”引进培育工程,推动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落地,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30家。”方面

去年12月底,我局已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排设区市第一。目前在与省科技厅对接中科院120米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

配合工作:

4.第2项,关于“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千兆光纤接入应用试点工程、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国广电5G核心网南昌接入点等建设。”方面

配合省03专项专家组召开2022年03专项景九专家指导组年度工作计划研讨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对九江市2022年03专项试点示范工作进行调研。

5.第17项,关于“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进博会”进江西、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等活动,积极创办首届庐山全球商界领袖夏季论坛和院士创新论坛、首届工业博览会。”方面  

我局参加科协召开的首届“庐山院士创新论坛”筹备会议,针对会议任务分工就组织方式及保障方案等相关工作进行交流,与市科协进行对接座谈。

6.第20项,关于“积极推动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城镇化,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县(市、区)实施“五年创新倍增”计划和行动。”方面

我局积极配合市发展委完成相关工作。

二、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也还存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低等不足,下一步,我局将对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力抓好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是抓好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坚持把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头号工程”,修订完善企业研发经费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创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与此同时,统筹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单位研发投入工作,深入挖潜,做到研发经费数据“应统尽统”。

二是大力实施科企培育强攻行动。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高升规”行动,独角兽、瞪羚企业倍增和“清零”行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提升行动和重点科技型企业示范培育行动,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培育库,扎实做好企业申报培训和指导服务,协调落实税收优惠、培育奖励等支持政策,在科技计划项目上优先支持,并优先服务培育企业上市

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江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落实《九江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 对在我市实施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双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进行政策性奖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考核机制,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和转化应用。积极对接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交易市场,开展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对接活动,围绕我市重点产业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专场活动,加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和技术经纪人培训,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浔转移转化。

四是深入推进县(市、区)科创园区建设。将进一步修订完善《县(市、区)科创园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管理和统筹调度,加大典型经验推广,引导各县(市、区)围绕打造县域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定位,集聚科技资源,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和发展壮大,努力把县(市、区)科创园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端科技人才、科技项目成果的集聚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各县(市、区)也要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围绕本地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探索县(市、区)科创园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擦亮“县(市、区)至少一平方公里科创园”品牌。

五是全力服务有机硅产业链发展。立足有机硅产业细分领域和各县(市、区)产业实际,发挥科技部门优势,研究制定有机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深入了解企业人才、技术等需求,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积极开展有机硅产业链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为全市有机硅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有机硅产业链发展方面,永修县、湖口县是重点,两个县要发挥本地硅产业规模和特色优势,大力开展有机硅产业招商活动,加强特色产业招商和补链延链项目招引,加强在建、在谈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在招引有实力、有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新突破。